中能集团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利好政策不断!虚拟电厂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5-10-03 9 收藏 返回列表

一、政策东风起:国家与地方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一)国家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径与量化目标

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这是我国首部虚拟电厂专项国家级政策,确立三大核心框架:

  • 清晰发展目标:

    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突破5000万千瓦,为行业发展划定时间表。

  • 明确核心定位:

    首次从国家层面定义虚拟电厂为"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等资源的新型经营主体",明确其在调峰调频、需求响应、市场交易中的三大功能。

  • 多元参与原则:

    明确鼓励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打破传统能源领域准入壁垒。

国家能源局在政策解读中指出,此举旨在通过虚拟电厂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预计可降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本15%以上。

(二)地方精准落地:广东江苏率先形成示范效应

广东省:补贴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

广州市8月出台《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出全国最明确的财政补贴政策:有功功率响应补贴每千瓦时最高3.5元,无功响应补贴0.12元/千瓦时,备用容量补贴0.01元/千瓦・时

配套的交易细则允许虚拟电厂通过"中长期+现货"模式参与市场,并探索跨省交易,首批运营商已完成注册入市。

江苏省:规模化运营与标准先行

江苏省明确虚拟电厂可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截至2025年初已公示17家注册主体,常州、南京建成市级管理中心,聚合容量超58万千瓦

政策要求2025年培育不少于5家项目业主,建成5个以上示范项目,形成"供电公司—运营商—用户"协同机制。

二、政策破局点:三大维度激活行业发展动能

(一)补贴激励:真金白银降低企业参与门槛

地方财政补贴已形成"基础收益+增值奖励"的立体体系。

以广州为例,单个虚拟电厂若实现10万千瓦调节能力,仅备用容量补贴年收益可达87.6万元,叠加需求响应收益,投资回收期可缩短至3-5年。

国家政策虽未直接设定全国性补贴,但明确"需求响应补偿标准由省级定价",推动地方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

这种补贴模式精准解决了行业初期痛点:某售电公司透露,政策落地后其虚拟电厂项目聚合用户量增长200%,工商业企业参与意愿显著提升。

(二)市场准入:破除壁垒实现公平竞争

国家政策实现三大突破:

  • 主体资格认可:虚拟电厂可凭售电资质作为独立主体参与中长期、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分散资源聚合后不再重复交易。

  • 价格机制公平:明确辅助服务市场"不设差异化价格上限",现货市场扩大限价区间,保障虚拟电厂与实体电厂同台竞争权益。

  • 准入弹性放宽:初期适当降低准入标准,广东、江苏均已简化注册流程,企业提交聚合资源清单即可申请。

江苏省的实践显示,政策放开后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市场的结算价差收益较此前提升40%,市场化成为核心盈利来源。

(三)技术支撑:构建标准化与安全体系

国家层面提出构"聚合响应、并网调控、安全防护"全链条标准,要求虚拟电厂建立监测预测系统,实现"可观可控可调"。地方层面:

  • 广东要求试点项目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具备分钟级响应能力;

  • 江苏明确虚拟电厂需纳入电力应急演练,落实数据加密与防篡改要求。

这些规范推动行业从"技术试验"转向"规模运营",国家能源局预计2027年前将形成统一的虚拟电厂技术检测标准。

三、行业新机遇:政策推动下的三大发展趋势

(一)规模化提速:从试点到全域覆盖

国家2000万千瓦的中期目标将催生万亿级市场。广东计划2025年实现200万千瓦接入容量,江苏已并网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达210万千瓦,两地均提出3年内实现负荷密集区全覆盖

政策引导下,电网企业与民营企业形成合作潮:国家电网已在14省布局虚拟电厂平台,南方电网联合民企开发用户侧聚合技术。

(二)商业模式多元化:从单一服务到综合运营

政策鼓励虚拟电厂拓展节能服务碳交易能源数据分析等增值业务。

广东某运营商透露,其碳交易相关服务收益已占总利润的15%,政策明确的"多元收益渠道"正在落地。

能源局指出,未来虚拟电厂将深度融合综合能源服务,形成"调度+服务+交易"复合型商业模式。

(三)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化与安全并重

政策聚焦的智慧调控跨节点聚合等技术成为研发热点。

江苏常州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实现3508户用户的精准调度,响应延迟控制在2秒内;广东试点项目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共享。

随着政策推动产学研合作,预计2026年前将突破负荷预测精度95%、跨区域聚合协调等关键技术

四、结语:政策护航下的能源革命新引擎

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精准执行,虚拟电厂政策体系已形成"目标引领、市场驱动、技术支撑"的完整闭环2000万千瓦的调节能力目标背后,是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资源的迫切需求,更是政策对能源转型的战略布局。随着补贴落地、市场开放与技术成熟,虚拟电厂将彻底改变传统电力系统运行逻辑,成为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的核心力量。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