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集团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下一个能源主角?政策红利全面引爆虚拟电厂,迎来千亿级新机遇!

2025-10-04 7 收藏 返回列表

2025年,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专项指导意见,广东、江苏等能源大省迅速落地补贴与市场准入细则,形成“顶层设计+地方实践”的协同格局,虚拟电厂正成为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的核心力量。


政策体系: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力


国家顶层设计明确路径


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定义虚拟电厂为“聚合分布式资源的新型经营主体”,并设定量化目标:2027年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突破5000万千瓦。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打破传统能源准入壁垒。


地方试点示范快速落地

  • 广东:推出全国最清晰的补贴政策,有功功率响应补贴最高3.5元/千瓦时,并允许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现货”市场交易。

  • 江苏:已注册17家运营主体,聚合容量超58万千瓦,要求2025年培育5家以上示范项目,形成电网与用户协同机制。


政策突破:三大维度激活行业动能


1. 补贴激励:真金白银降低门槛


地方采用“基础收益+增值奖励”模式。例如,广州一个10万千瓦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仅备用容量补贴年收益可达87.6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3–5年。政策精准解决初期盈利难题,有企业用户参与量增长200%。



2. 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环境形成


虚拟电厂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全环节电力市场,享受与实体电厂同等的价格机制。江苏实践显示,现货市场结算价差收益提升40%,市场化收益成为核心。


3. 技术支撑:标准化与安全并重


政策要求构建“聚合响应、并网调控、安全防护”标准体系。广东试点实现分钟级响应,江苏纳入应急演练与数据加密规范,推动行业从试验走向规模运营。


行业趋势:规模化、多元化与智能化加速


规模化提速


国家2000万千瓦目标催生万亿市场。广东计划2025年实现200万千瓦接入,江苏已并网210万千瓦,电网企业与民企合作布局14省平台,3年内将覆盖负荷密集区。


商业模式多元化


从单一调峰服务拓展至碳交易、能源数据分析等增值业务。有企业碳交易收益占比已达15%,未来将形成“调度+服务+交易”复合模式。


技术创新突破


智慧调控与安全技术成为热点。常州虚拟电厂实现3508户用户2秒内精准调度,广东应用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预计2026年负荷预测精度将达95%。


随着补贴落地、市场开放与技术成熟,虚拟电厂将彻底改变电力系统运行逻辑,成为新能源消纳与保供的关键支撑。政策体系已形成闭环,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