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动力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国零碳园区建设路径逐步清晰,绿色转型多点开花

2025-01-19 10 收藏 返回列表

20250121/f392aa0b38adcbf5d9fc4bc5102a1ca4.jpg

目前,我国已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顶层文件对双碳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园区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循环化改造,加快园区绿色低碳转型。

零碳园区建设目前正处于政策驱动、地方探索和技术创新并重的关键阶段。


1. 国家政策全面引领,战略方向高度明确

零碳园区的建设已经被明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其重要性和优先级不断提升:


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园区和工厂等碳排放重点领域推进零碳转型。特别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零碳园区和低碳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大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作为先锋,带动园区整体绿色转型。


部委层面: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发布了关于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的具体指导文件,明确提出在园区中推动清洁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和智能化管理等措施,并支持各地方政府根据区域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国家层面已经建立起清晰的顶层政策框架和实施机制,将零碳园区定位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并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其快速落地。


2. 地方探索加速推进,区域实践多点开花

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区域实践经验:


内蒙古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依托“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模式,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应,开创了西北地区零碳园区示范样板。

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通过构建绿色建筑、智能管理系统和低碳产业链,形成了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的零碳发展模式。

株洲中车零碳产业园:通过余热回收、光-储-充等技术,实现单品生产能耗下降12%,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0%,成为央企示范项目。

北京、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率先启动零碳园区试点,涵盖新能源、制造业、物流等多类型园区,逐渐形成从北到南的广泛布局。


目前全国已出台有四个零碳园区的地方标准,分别为福建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个省级地方标准,雄安新区一个国家级新区地方标准,以及盐城一个市级地方标准。


全国由协会、基金会等行业机构牵头制定发布的零碳园区团体标准已经有17个。


大型央企和地方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龙源电力、中车集团等积极参与,形成了产业引领和示范效应。


2025年以工信部牵头或参与的国家层面的零碳园区相关标准应该很快就会出台,而且系列支持政策也会开始陆续推出。


3. 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绿色转型路径逐步清晰

零碳园区的实现高度依赖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撑,当前在以下方面取得初步进展: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光伏、风能、氢能等技术在园区内广泛应用。例如,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实现能源供给80%来自风能和光伏。

智能能源管理:智能电网、能源管理平台、虚拟电厂等技术优化能源供需匹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龙源电力近零碳园区通过智能管控实现绿色能源与生产生活的协同优化。

绿色建筑与生产技术:绿色建筑标准和低碳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建筑和工业环节的能耗与碳排放。中德生态园通过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运营。

创新低碳技术:碳捕集与封存(CCUS)、储能技术、余热利用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为园区提供更强大的减排能力。

目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零碳园区的核心驱动力,绿色能源与智能管理的结合正在塑造园区低碳发展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