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动力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全面筑基

2025-07-28 5 收藏 返回列表

为应对国际碳壁垒挑战、服务“双碳”目标,我国正全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图片


在全球绿色贸易规则加速重塑的当下,产品碳足迹已成为评估产业链低碳转型成效的关键指标。随着国际社会密集出台基于碳足迹的贸易政策和准入门槛,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助力"双碳"战略实施,我国正加快推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最新发布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已实现从政策蓝图到落地实施的重要跨越。该报告由生态环境部编制,全面呈现了我国在碳足迹管理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顶层设计引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化政策布局,为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新格局、促进产业链低碳转型提供制度保障。这一体系建设已成为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支撑。


在政策引领方面,我国构建了完善的顶层设计框架: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建立重点行业排放标准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

- 多项配套政策持续完善碳足迹管理机制


2024年5月,生态环境部联合14部门出台《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标志着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方案创新性地提出:

√ 聚焦规则标准与因子数据两大基础

√ 建立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三项制度

√ 鼓励地方试点和行业示范

√ 覆盖22项全流程任务,贯穿能源、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全链条


在标准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2024年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等国家标准

◆ 截至2024年底,在研和已发布国家标准超70项

◆ 各领域团体标准达100余项

生态环境部表示,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已实现从制度设计到落地实施的重要跨越,为全球绿色贸易规则制定贡献了中国方案。


标准与数据共同直击无据可依挑战

我国通过构建标准化核算体系与完善数据库建设,系统破解碳足迹核算面临的"标准缺失"和"数据不足"两大核心难题。

一、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全链条覆盖

• 基础规范先行:2024年8月出台《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首次确立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的通用规范

• 体系构建加速:同年12月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推动形成国标、行标、团标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

• 重点领域突破:聚焦基础能源、原材料、"新三样"等关键领域,已完成:

  - 6项国家标准发布

  - 67项国家标准立项

  - 100余项团体标准制定

  - 船舶制造等特色领域核算方法验证

二、数据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1. 基础因子突破:

   • 2024年初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

   •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含产品碳足迹模块)

2. 行业数据库建设:

   • 电子电气领域:已集成6000余条背景数据

   • 新能源领域:锂电池、光伏等专业数据库加速构建

   • 汽车产业: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动力电池碳足迹研究

3. 数据体系拓展:

   • 开展煤炭、油气等基础能源因子研究

   • 探索农业领域排放因子测算

   • 推动构建全产业链因子数据图谱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企业碳核算的"燃眉之急",更为建立具有国际兼容性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我国碳足迹管理的数据支撑能力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重要跨越。


探索打通碳足迹管理工作全链条


生态环境部明确下一阶段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路线图


一、完善标准体系,构建规范化制度框架

• 实施"三步走"标准化战略:

  - 优先制定重点产品核算标准

  - 推动团体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

  - 加快国家标准体系完善

• 重点覆盖:

  ✓ 基础能源与原材料领域

  ✓ "新三样"等出口主力产品

  ✓ 交通等高排放行业


二、强化数据支撑,打造全链条数据库

1. 核心数据攻坚:

   • 建立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因子库

   • 绘制钢铁、水泥等原材料碳足迹图谱

   • 实现电力因子数据动态更新与国际对接


2. 数据库体系建设:

   • 中央层面:加快建设国家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 行业层面:推动专业领域数据库建设

   • 地方层面:鼓励建设区域性背景数据库


三、创新制度设计,激发市场活力

• 建立"三位一体"管理制度:

  - 碳标识认证体系

  - 产品分级管理机制

  - 信息披露制度

• 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

  ✓ 重点行业先行先试

  ✓ 区域创新示范

  ✓ 全链条管理探索


四、深化国际合作,提升规则话语权

• 构建多层次合作网络:

  - 深化"一带一路"国家能力建设合作

  - 加强欧美经济体技术对话

  - 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

• 推动四个"国际互认":

  1) 核算标准

  2) 因子数据

  3) 机构资质

  4) 人员认证


生态环境部强调,将通过这四大举措系统推进《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力争到202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为全球绿色贸易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